logo
微信微博
党群工作
总医院&空港医院,3月2日-3日“爱耳日”线上线下义诊活动来喽~~
耳朵作为人体重要器官,十分容易受到伤害,噪声、疾病、外伤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耳的正常功能,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,而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习惯均会对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。
2023年3月3日
第24个全国爱耳日
今年的主题是
科学爱耳护耳
实现主动健康
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
耳鼻咽喉科
周慧芳、杨东、张耕3位主任
领衔科室多位专家
于3月2日~3日
举行线上+线下
大型义诊活动
空港医院线下义诊
3月2日星期四
下午1:30--3:30
空港医院
门诊一楼大厅
爱耳护耳
这4件“小事”要注意
游泳洗澡耳朵进水及时清理
有的人外耳道天生比较宽敞、直,如果进水或者异物,很容易排出,自身的耵聍也比较容易排出,而有些人外耳道比较窄,弯曲度高,有水或者异物进入后会存留比较长时间,自身的耵聍也不容易排出,脏水将耵聍泡软后膨胀,会刺激耳道壁皮肤及鼓膜,容易引起感染及听力下降。因此,我们建议游泳时备好耳塞,做好防护,若耳朵进水,务必及时清理。
不要随便掏耳朵
擅自掏耳朵要慎之又慎。每年因为掏耳朵不当导致的外耳道和中耳损伤就诊的患者不在少数。“耳屎”学名耵聍,它是由我们外耳道的皮脂腺和耵聍腺的自然分泌物所组成,它不仅可以保护外耳道的皮肤,而且由于它的成分和气味,还可以阻止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和小昆虫的入侵。当耵聍积存比较多的时候会随着人们跳跃,咀嚼等动作自动脱落掉出,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人为的清理。
通常不建议把棉签或者耳勺直接捅到耳朵中清理耳垢。这是因为如果棉签头部过大,清理耳垢时会将外耳道外部的耵聍向内推积,时间长了结成团块,反而容易造成耵聍栓塞。如果耳勺过硬过尖,则可能损害外耳道的皮肤或者鼓膜,让细菌有机会进入外耳道,导致耳道炎、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等,影响听力。
对长期戴耳机说“不”
26岁的小王一有时间就会戴上耳机听音乐,有时即使睡着了,耳机中的音乐仍在播放。一个月前,他感觉在与别人交流时,自己的听力在下降。小刘到医院检查,发现听力出现了问题。
长时间佩戴耳机,使耳道处于密封状态,鼓膜及内耳毛细胞一直受到声波的刺激,极易引起听力下降,甚至诱发突发性耳聋或耳鸣。听力损伤是缓慢的进行性损伤,并伴有耳鸣、耳闷、听力下降、眩晕等症状。如发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,一经诊断需积极治疗。
噪音、强音要远离
还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远离噪音环境。位于我们内耳耳蜗的听觉感受器上面有很多脆弱精细的毛细胞,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可以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,如果某一个频率的刺激强度过大,或者持续过久,都会造成相应部位的听觉毛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伤。也就是说,负责频率听觉的毛细胞如果死亡了,就不能再生了。由此可知,强声刺激对我们的听力有极大的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