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微信微博
党群工作
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召开2023年中期工作推动会——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!
提高医疗服务质效
强化科教创新人才引领
以人民健康为中心
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
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全面把握“学思想、强党性、重实践、建新功”的总要求,总结上半年成绩,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再部署、再动员。7月10日下午,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召开2023年中期工作推动会。
▲党委副书记、院长张蔷以《提高医疗服务质效 强化科教创新人才引领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》为题作2023年上半年工作报告
她从六个方面对医院上半年各项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。
01
塑造核心竞争优势
提升高质量发展新质效
强化学科布局抢占发展“制高点”。整合资源交叉融合,重症、感染、急创及妇产4个学科荣获新一轮“国家临床重点专科”;获批承建“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”,上半年累计新增“国家队”项目6个,高质量发展取得标志性成果。加紧实施综合、呼吸、神经3个“委省共建区域医疗中心”;推进20个“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”发展。6个学科获批医大首批“临床专病研究中心”。医院2022年科技量值位列全国第61位、天津市首位,神外、神内和血液入围全国前20强。
稳中求进医院运营保持强劲势头。各项指标突飞猛进,累计门急诊服务211.81万人次,同比增长23.57%;服务出院患者5.94万,同比增长20.5%;手术3.69万台,同比增长18.9%;互联网诊疗服务53.85万人次,同比增长33.61%,药占比、耗占比继续保持下降势头。
多措并举改善患者就医感受。开设“一站式”专病联合门诊和无假日手术,成立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。举办优质护理服务月竞赛,继续开展入户护理、出院随访项目,关注“一老一小一急”。落实特殊患者入院“先诊疗后付费”要求,多管齐下解决患者就医“十三难”,在全市医疗系统推广经验。互联网医院医联体首批18家单位,助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服务京津冀。承办世界智能大会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创新发展论坛,荣获天津市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示范项目。空港医院于2月全面复诊,与总医院一体化运行,为“双城”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。
聚力绩考构筑区域医疗高地。制定能力提升方案,13个工作组专项推动,对15个手术科室进行督导。开展中青年医师“强基讲堂”,强化十八项核心制度落实。开展院长质量查房,加强病案质控,规范电子病历归档。积极开展MDT4152例,日间诊疗10864例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持续下降。
“转段”后医疗服务能力迅速恢复。发挥“强专科、强综合”疑难急危重症救治优势,完善“乙类乙管”感控体系与救治保障机制,实现转段平稳有序。圆满完成我市参加全国“两会”及达沃斯论坛等重要政治任务的医疗保障。
02
整合资源协同创新
激发学科发展新动能
03
深化综合改革
提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
完善风险内控管理机制,统筹调整优化空间布局。聚焦审计和巡视整改,强力推进解决门诊楼、教学综合楼收固以及资产闲置等多年历史遗留问题,开展资产、采购项目专项审计。推动业财融合平台建设,强化全面预算管理,医院获评“全国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先进单位”;安全推进基础设施改造,大力开展院区环境修缮提升工程,改善患者就医环境。利用“天开园”配套政策,论证制定鞍山西道440号院区装修改造方案,有效盘活闲置资产。在兴润公寓规划建设前沿技术培训基地,打造日间手术和日间病房,扩大医疗用房。整治第二、三住院楼设施老旧问题,安全推进基础设施改造。
维护医院安全稳定。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常态化开展联合研判、维稳预警和隐患排查,签订全院安全综合责任书,举办系列安全培训,开展消防疏散、安全生产等应急演练20余次,加大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监管。加固网络安全综合防护,提高安全技防智能化水平,推进平安医院建设。
04
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大局
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
05
规范医疗行为
驰而不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
06
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
汇聚奋进新征程合力
她表示,下半年要着力深入提升医疗核心竞争力、持续提高患者满意度、加快推进DRG和绩效改革、强化临床医学教学主阵地职能担当、大力推进科技转化平台建设、扩大优质医疗品牌影响力、全力推动信息化建设、夯实党组织建设基础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、筑牢“总体安全”防线十个方面的工作任务,强调要与主题教育“理论学习、调查研究、助力发展、检视整改、建章立制”五大主要任务紧密结合,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。
院领导班子成员,党总支书记、党支部书记,临床医技科室正/副主任,职能处室副科级及以上干部,科/病区护士长,管理型服务中心干部,教研室正/副主任,研究所正/副所长,医学中心主任、空港医院干部职工参加会议。党委副书记曹晓慧主持会议。
以人民为中心
不负人民的崭新答卷